“三位一体”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

时间:2023-05-31浏览:132设置

尤 政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谋划和一体部署。在这种背景下,高校需发挥自身功能定位,实施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衔接和贯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激发高水平大学在育人、科研、引才等方面的先锋作用。
  [关键词]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水平大学建设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下简称“三大战略”)放在一起统筹谋划,并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凸显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根本定位,也体现出我们党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整体性思考愈发深入,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和抓关键、补短板、防风险的战略考量。
  “三大战略”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关键在于实现有效联动。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高等院校既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承担着我国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责任使命。其中,高水平大学日益成为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新形势下,要将高等教育改革放在一个多维度、全链条的社会发展系统中重新审视,思考如何激发高水平大学在育人、科研、引才等方面的先锋作用。
  统筹推进高校“三位一体”工作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随着学科交叉的跨度和层次不断加深,过去有着各自内生发展逻辑的教育、科技、人才等赛道,逐渐演变出一些共性的发展路径。固守单一的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因外部环境变化提出的新要求。一流大学建设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是国家所急、时代所需,也是高校所长。近10年来,教育部把服务国家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最高追求,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的独特优势,引领高水平大学不断提升在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等方面的能力建设,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这一中心工作,通过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的方式,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质,并为部分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提供支撑。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能发挥两大作用:
  一是加强基础科学和高科技领域的研究,产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的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要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作用,要有培养出大师的坚定信心,要实现人才培养的自立自强。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华中科技大学积极探索。
  在顶层设计上,加强制度建设,做好价值引领,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发挥科研育人作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学校调整成立了领导小组、专家组,提出要完善基础学科高水平教师自主培养,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形成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合力。在落实主体责任上,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部门与部门、部门与院系联动机制。将人才培养作为院系的中心工作,体系化设计本研贯通的课程体系、科研训练、学生管理等人才培养重要环节。以院系为责任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对优秀创新人才采取“滴灌”方式定制培养模式,制定本研贯通、学科交叉、科教协同等个性化培养方案。在完善条件保障上,优化资源配置,整体保证经费、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及设立完善的奖助体系等。根据学校整体规划以及院系自身的规划,分年度明确学科建设项目任务。将资金安排与建设绩效挂钩,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扶新。形成相对稳定的支持,并根据评估评价结果、资金使用管理等,动态调整支持力度。
  二是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不断向制造业注入人才活力。通过产教融合,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最终将其培养成为卓越工程师,是培养推动技术进步、解决技术难点的卓越人才的根本路径,也是高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工作的另一项抓手。随着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发展,对卓越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类人才必须同时具有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以创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为目标。相较于普通工程师,卓越工程师首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要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宽广的知识面,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牢牢对照这些要求,更加灵活地调整人才培养的环节。
  我国从2010年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0,并在2018年提出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体系。在国内,工科的在学规模占全部学科的三分之一,从国际上看,我国的工科在学规模也占全球的三分之一。需要看到的是,当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仍面临着学生的“大工程观”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工程教育评价机制仍不完善等挑战。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我国工程师人才的结构矛盾也越发突出。
  做好“三大战略”的有效衔接和贯通实施
  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未来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等重要任务,是“三位一体”中教育、科技、人才的有机结合体,是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的作用,必须要做好“三大战略”的有效衔接和贯通实施。
  在推进“三大战略”中,高校需要加强内部协调,形成多元化、协同发展的工作模式。具体而言,要加强学科交叉和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培育具有跨学科研究能力的人才;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升级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促进科技创新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结合华中科技大学的实践经验,高校应在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一流学科建设。按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的战略部署,作为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华中科技大学坚持优化学科布局,建设一流学科生态。聚焦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推进学科专业调整,主动布局、自主增列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和学位授权点,调整转化缺乏发展空间或发展潜力的学科专业,构建更高质量、更加协调的学科体系。
  落实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工科医科优势更加突出,加强基础学科跃升行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等学科力争取得基础研究的突破。夯实文科发展根基,力争形成标志性、体系性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重点建设行动,实施交叉与战略前沿学科提升行动。建立以人才培养成效、科研创新质量、社会服务贡献等为核心要素的学科评价指标体系,从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维度评价学科建设成效,强化以评促建。按学校整体规划、具体工作计划,分年度明确学科建设项目任务,实现“目标定任务,任务配资源,绩效看质量”。
  二是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是高校贯通衔接“三大战略”的重点。华中科技大学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持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新时代党旗领航工程”,并推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着力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建设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为契机,逐步构建“上接学科前沿,下接产业需求”的学校特色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此外,学校还加强了教材和课程的建设与管理,不断推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丰富学校课程资源,加强高水平精品课程建设。
  三是加强有组织科研创新体系建设。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高校要深入开展有规划、有组织、高水平的科研,提升学校服务国家发展、承担国家使命的战略能力。2022年,华中科技大学发布“十四五”科技创新白皮书,并出台了基础研究、交叉研究、重大科技创新等三大计划,切实做好首批项目立项评审与实施。不断加强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四颗明珠”建设,充分发挥平台在科学研究与汇聚人才方面的优势。扎实推进科研公共平台建设、各类国家科研机构实体化,推动学校重大科研平台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光电子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努力推动光电子产业率先突破,初步构建了科研创新组织管理的“四梁八柱”制度体系,打通执行的“最后一公里”。
  四是完善治理体系,提升高校治理效能。一流大学的建设需要一流的治理,贯通衔接“三大战略”离不开高校治理体系的协同配合。在构建更加科学、系统、全局的现代化大学治理体系上,华中科技大学持续发力以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同时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强化质量意识,提高资源配置管理能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着力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
  加强内部协调,形成多元化、协同发展的工作模式 
  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是推进“三大战略”工作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抓手。在当前形势下,要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需要更加注重创新体系的完整性,要建立完备的创新链条,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自的优势。在这一创新生态链上,科学家能专心从事前沿创新,工程师能把科学家的创新想法变成可应用的技术,产业界能把可应用的技术转化成产品,产学研各司其职。
  在此过程中,高校需加强内部协调,形成多元化、协同发展的工作模式,增强自主意识,探索建立符合自身学科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还需在科研、实践等平台建设方面下功夫,形成以高校为中心的创新体系。
  一是进一步完善高校有关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和激励各类高校在不同领域各展所长。要根据高校属性进一步优化多元分类评估指标体系,更好地发挥其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功能,并最终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针对高校实际,建立“重创新、比贡献、讲质量”的分类、分层的多元评价机制。根据高校特点列出评估指标,在高校自主申报的基础上形成针对性更强的评价参考系,兼顾学科比例结构和高校的功能定位等因素,采取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
  强调国家需求导向的办学目标,并落实在评价指标设置中。评价指标应注重考察学校发展特色,推动学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把坚持“四个面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研究型大学要加大具有重大原创性成果的指标权重,应用型大学则要增加人才培养与教学工作指标的权重。
  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加强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建设。引入第三方机构对高校办学水平作出评价,提供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评价报告,引导高校建立与分类评价相适应的自我评价体系,以发挥评估对高校的激励和约束作用。“破五唯”与“增维”并举,增强与教育部学科评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等其他评价体系的衔接。
  二是重视市场导向在高校特色和分类发展的作用,改变评估结果与资源分配的单向传导。完善高等教育多元投入体系,加强市场导向的指标体系建设。加强各主管部门的协调,根据高校自身的定位属性提供多元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引导省属高校关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让社会资源成为地方高校发展的有力支撑,从而推动高校的特色化发展。
  制定连续性政策,为高校自主制定个性化发展方案赋能。支持各类院校的特色发展和分类发展,改革以量化取向为主导的“双一流”评价制度,构建增值性评价体系及案例评价体系,淡化学科评估及其他排名结果与资源配置的紧密相关性。同时,重视欠发达地区院校群体的发展困境,避免用同一指标来要求不同地区。
  加强省属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建设。通过人员交流、平台共享等方式,加大对中西部省份的省属高校的支持力度。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匹配具备相应优势的部属高校进行对口帮扶,提升省属高校能力的同时,形成地方高校与区域发展之间的正向循环。这样在服务国家的同时,省属高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要对区域发展作出贡献。
  三是加强高水平研究平台的建设。当下的交流,更多是平台间的交流。特别在工科领域,没有高水平平台很难培养出优秀人才,更难出大成果。对于理工科及医科的发展,高水平平台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大科技平台也是重要的人才培养实训平台。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大项目的研究过程,也是源源不断培养人才的过程,这使得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上,高水平平台的作用依然吃重。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已建设有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两座国家大科学装置,同时建立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数字建造、智能设计与数控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也相继落户。从华中科技大学的经验看,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条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才能解决产教脱节的问题。

作者:尤 政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高等教育”(原载2023年第10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