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视域下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构建: 指标要素及着力点

时间:2024-04-08浏览:67设置

摘要: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的构建是检验教育现代化程度、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完善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功能、健全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制度、丰富大国教育现代化治理理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区域教育现代化监测的实践问题、监测技术的创新等对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提出了内涵升级、体系创新、工具与方法技术革新等诸多新挑战。为了适应教育强国建设的新需求,促进教育现代化监测功能的完善,提高监测评估实效,未来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的构建需要重点关注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发展、教育治理现代化、教育贡献度、国际影响力等指标,着力建立全国及区域性教育现代化动态监测评估系统、开发监测评估模型、重点支持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中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建立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预警预报与成果应用机制。

关键词:教育强国建设;教育现代化;教育治理现代化;监测评估;指标体系

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历史进程,反映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所经历的巨变。自1977年“教育现代化”这一思想战略在教育领域提出以来,《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多个文件出台,将推进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对于促进全国各地加强教育领域改革创新及实践探索发挥了重大指导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列为单独一部分,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为未来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现代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其中,监测评估是检验教育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契合程度、教育系统内部与整体优化程度以及教育发展程度的重要保障,也是记录我国教育现代化改革创新足迹、丰富大国教育现代化治理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方式。本研究将监测评估体系建设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立足于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新需求、新变化,阐释紧扣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监测新内容,并针对教育现代化监测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构想未来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的着力点,打造大国教育治理现代化样板,引领我国在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中发挥标杆带头作用,为我国履行关于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承诺提供有力的支撑,彰显中国理念,贡献中国方案。

一、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面临时代发展变革的新要求

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风雨历程,我国教育现代化经历了从面向现代化、推进现代化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跃升,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统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教育普及水平稳居世界中上收入国家行列,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区域层面的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逐渐铺开。面对教育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区域监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的革新,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面临着新挑战。

(一)高质量发展改变了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的内涵与重点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迅速成为政策领域、改革实践与学术研究的热点主题。由于我国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因此在教育领域,面对如此大体量的人口整体迈向现代化,各级各类教育面临的阶段性难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更高的期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成为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性,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提高教育质量”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不仅仅是简单的质量提升,而是全局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高质量,更加强调教育发展是一个体系和系统问题,即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新理念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与延伸,是整个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总的来看,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矛盾转变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这意味着要全面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加快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基于此,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也不能仅仅停留于对教育发展规模和现状的简单衡量和判别,而是需要深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认识,发挥监测评估更为强劲的功能,持续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保障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达成。

(二)区域监测的实践问题呼唤教育监测评估体系革新

我国的教育现代化监测研究并不是零起点,国内外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教育评价理论以及从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和新比较政治经济学理论等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监测理论构建奠定了基础。在实践层面,一些国际组织的教育监测评估实践为我国深入研究和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提供了借鉴。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从教育产出、财政与人力资源投入、教育机会、学习环境等方面监测各国教育发展情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发布《全球教育监测报告》《全球教育要览》等方式监测教育发展。总体来看,这些指标体系涵盖教育输入、过程与产出,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系统的水平,明确了当前或未来学生、教师等教育相关者必备的素养与技能,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提供了可参照指标、监测评估方法及手段。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带有区域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目前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五个省市已经出台了教育现代化评估方案,对于指导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通过对比以上五个省市的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发现,在研制原则上,一方面注重对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把握(如上海、北京等地),另一方面引入了一些国际共性可比的指标,例如各省市多借鉴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教育投入、产出、教育公平等方面的指标。此外,有些方案强调基于“投入-产出”的指标逻辑,以结果为导向,监测评价标准多数以“达标率、目标值、标准值”等作为判断,但也有部分省市没有设置标准上线、底线,无法对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整体情况进行测算。在监测内容层面,诸多监测指标聚焦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治理、教育经费投入、教育服务贡献等方面的内容,但还存在内容监测不完善、没有紧扣新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等方面的问题。另外,监测评估多采用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方式,容易导致受评一方陷入“分数怪圈”,过度关注指标,既劳民伤财又难以在其中获益。

(三)技术发展要求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手段迭代更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在我国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教育研究界存在着一种试图摒弃抽象、思辨研究,向往客观化、定量化研究的心态。在这种模式下,评价对象成为没有任何主观因素的纯客观现象,有些问题无法通过量化解决,研究结果对某些教育问题的解释不能令人信服,教育评价成为数字与统计学的结合,定量分析工具难以运用或无法奏效等问题,影响着教育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在监测评估技术层面,以大数据为代表的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浪潮”正在驱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进而推动传统教育从理念、方式、形态到评价、应用等层面发生深刻变革,对以往的监测评估技术带来了挑战,例如传统的抽样方式、纸笔填报、人工评分等造成的监测评估低效、无法实现标准化等问题[13]。科学规范的技术是推动监测评估规范化、标准化的关键要素,直接影响着评估结果的科学有效性。针对我国复杂、量大面广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迫切需要对传统教育监测技术手段进行突破和创新,通过解构、重构形成数字化、智能化的监测评估新技术,构建客观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数据型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系统,实现管理服务的数据化、可视化、透明化和回溯化,并兼顾不同地区教育的现实、各主体的需求,及时获得可靠的第一手数据信息,精准把握多方诉求,以便及时解决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

二、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建设重点关注的指标要素

对于“现代化”的界定是构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的关键。最初的现代化是基于单一标准的,例如以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测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1960年代美国里尔·E.布莱克教授分别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流动水平的角度大体揭示“前现代化社会”向“高度现代化社会”转变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等等。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繁荣,对于教育现代化的界定逐渐具象化。例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事关教育强国成败。要紧扣建设教育强国目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为此,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建设既要关注当前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又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和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重点关注以下指标要素。

(一)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状况

教育体系是指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统一协调的各种教育机构的整体或教育大系统中的各种教育要素的有序组合。教育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现代化以及教育改革的进程而不断变化,因此教育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概念,并不存在一个稳定的、涵括所有的“总体性的概念”能够一以贯之地描述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这意味着教育现代化需要具有一定体系的结构承载其显性特征,故从功能上来说,现代化教育体系就是教育现代化的载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逐渐成型。恢复高考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不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显著提升。为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教育部做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部分高中改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等部署,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行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入学率,多种途径控辍保学。在办学体制方面,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国家不断调整教育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另外,在课程教学、评价、管理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实施了诸多改革,这些措施与调整都对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理应成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

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达成,关键在于能有效地增进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人”的因素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从现代化的层面上来看,教育对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是通过“人”的转化实现的,即教育现代化通过“人”来实现,同时也促进了人的现代化。

从“培养什么人”来看,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的“培养什么人”指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德智体”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到“德智体美”再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始终围绕着“人”这一主体展开,不断丰富“培养什么人”的内涵,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时代在变革,经济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多元文化的影响等外部因素对教育的内容、评价、管理等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培养适应当前以及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这项一以贯之的中心任务不会变。在此背景下,对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的指标也要及时做出相应的修正与革新,要紧紧围绕人的全面发展,从评估监测的角度调适、充盈教育育人的内涵,以便及时动态地了解教育发展的现状、成效、问题等。

(三)学校教育发展状况

19世纪中后期以来,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造就了学校特有的集约化、标准化组织优势和专业高效的运行模式,为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时代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课程改革、“回归基础”教育运动等方式力图提升本国学校教育质量。进入90年代后,以学生成绩作为评判教师工作、学校办学标准的教育标准化建设已成为发达国家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法器,应试教育的风潮慢慢地席卷全球。在美国,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从国家层面对教育质量予以严格监控,联邦政府取代公众、社区成为教育问责的主体,教学质量不达标的学校面临关闭、移交给政府或转为特许学校的命运。此后,奥巴马签署了更加激进的学校改革计划《力争上游》,使应试教育变本加厉。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关系,学校成为重要的协作探究和自主建构主义学习的场所,个人和团体在教师的指导情况下,使用新技术来解决真正的问题,由此引发的对于教学目标、内容、模式、评价等方面的全新变革,也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方面都是国家、社会现代化发展在教育领域的重要表现。

(四)教育治理现代化程度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联系起来,开启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国家实践。在教育领域,全国以及各地面向2035年的中长期规划和“十四五”规划中,都将“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核心内容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从提高教育法治现代化水平、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科学界定相关部门的教育治理责权、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和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常态化以及用好信息技术和网络化平台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改革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保障举措等。

作为国家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教育治理的直接目标是善治,即“好治理”;最终目标是“好教育”,即建立高效、公平、自由、有序的教育新格局。这就需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激发地方政府、学校、市场、社会组织的教育活力和广泛参与,促进不同教育治理主体间的良性互动,构建制度化、常态化的“共治共建共享”的教育治理格局。而近年来,我国在教育治理过程中仍面临教育治理的观念与意识仍须加强,教育治理的权力边界模糊,学校自主办学机制有待完善,社会组织参与渠道不畅、参与机制不健全,以及教育法治与教育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优势转化为教育治理效能还存在相当差距等诸多问题。从“管理”到“治理”,从“单一”行政管理到“多元”参与治理的转变都要求通过教育监测评估体系创新、增加相关监测指标、利用监测评估突破人治,摆脱经验型的窠臼,强调依法依规监测;强调监测评估服务社会,支持社会大众的知情权以及参与教育的权利,支持公共监督、问责,为共建共享和多元参与、依法治理提供基础支撑,为政府科学决策、教育行政部门精准施策提供依据。因此,教育治理现代化程度应成为重要的监测评估指标。

(五)教育的贡献度

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除了石油资源极其丰富的中东国家外,大多数国家60%以上的社会财富是由人力资本构成。其中,教育被认为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尤其是20世纪以来,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并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教育贡献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地得到彰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由2010年的8 930人上升为2020年的15467人。另外,中央财经大学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2》显示,2001—2020年间我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4年上升到了10.7年,其中城镇从9.8年上升到了11.6年,乡村从7.5年上升到了9.2年。这虽然与国际可比的数据还存在一定差距,但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人口素质明显提升,“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教育服务科技创新层面,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持续提升,高校不断加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通过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2022年,我国高等学校经费投入达到2412.4亿元,比2021年增长10.6%,高校科技活动中的R&D人员全时当量从20.9万人年增长到33.4万人年,增幅近60%。另外,高校科技成果供给力量和转化效率稳步提高,2022年,我国高校发明专利实施率为16.9%。这些数据都说明了教育在经济中的贡献与效用。因此,“教育贡献度”也应列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六)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全球性问题的增多和全球治理需求的出现,国际比较基准已经成为体现各国教育地位的重要表现。自2009年上海代表中国首次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并获得两届冠军以来,中国教育体系成为继芬兰教育系统后各国争相学习的新模本。甚至有学者指出,“中国优异的PISA成绩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上世纪人造卫星的发射”,许多国家在进行教育政策调整与改革时“向东看”。例如,受上海在PISA中的优异表现的影响,2014年,英国教育部启动了“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选派优秀数学教师到上海考察学习数学教育成功的秘诀。随后,英国中小学引入我国教辅材料《一课一练·数学(上海英文版)》,充分体现了我国数学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另外,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是体现大国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通过合作办学、引进外籍教师专家、境内外学分互认、开办孔子学院等方式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彰显了我国教育在国际上的地位,表明我国与发达国家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拉近。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已成为衡量我国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必不可少的重要观测指标。

三、未来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构建的着力点

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建设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包括理论借鉴与创新、指标构建及标准设定、监测工具研发、评估方法与技术支持、应用服务以及组织保障体系等内容。对标“十四五”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要注重创新,克服缺陷,提升基础能力,持续发挥教育现代化监测的功能,丰富大国教育治理现代化内涵,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服务治理现代化的监测评估制度,提升大国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建立全国及区域性教育现代化动态监测评估系统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发展到更高水平的状态,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也是教育理念、方式、体系制度等全方面的转变。《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立足于教育发展的现实,提出了到2035年我国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在未来十多年的时间内,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程度、阶段目标达成度如何,需要进行实时、系统的监测评估,以便及时修正、完善现有的政策举措等。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基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实,建立健全全国性、区域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系统是将理念转变为行动的重要举措。

具体来说,一是瞄准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与未来方向,对当前教育现代化监测体制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增加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新举措,建立国家、省级、市级、区县四级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在国家层面,统筹协调国家统计局、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等多部门,启动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的顶层制度设计。在地方层面,各省市区县成立相关部门,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和各地大数据支持,积极配合国家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的填报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监测评估过程性沟通交流机制。在收集、汇总、清洗、确认多方面数据信息以及监测评估过程中,积极争取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院所等部门的指导与参与,并建立监测评估工作制度常态化运行机制,以保证监测评估结果可靠性,为政府科学决策与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持。三是完善教育现代化区域协同机制,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第三方评价的监测评估作用,科学、客观展示省级、市级、县级教育现代化进程及其存在的薄弱环节、难点问题以及改进方向。同时,建立日常实时动态监测机制,充分体现各地区域特色和优势,实现资源的共享共建,以区域发展带动国家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二)开发监测评估模型和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

基于教育现代化的复杂性以及认识视角的多重性、评估标准的多样性和评判主体的多元性,监测评估要在对照教育现代化各指标监测点的内涵、目标和评估判断标准基础上,由教育部牵头,联合区域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第三方评估机构,综合运用系统分析、目标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多种方法,开发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模型和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以“监测目标达成度、教育现代化指数、指标多维分析”等为主体的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分析工具体系。同时,各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在国家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模型、指标体系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的教育监测评估指标,酌情增加适合本地区区域发展的指标,以“数据的科学采集—技术清洗—深度挖掘—专业分析—正确使用”为主线,针对关涉教育现代化的相关利益者(例如学生、教师、家长和行业企业从业人员等),辅助实施田野调查,及时获得可靠的第一手数据信息,以监测评估的多源信息分析和计算方法研究为核心,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精准把握多方诉求,上报国家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平台,在完善国家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基本数据基础上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特色发展。

(三)重点支持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中的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应用研究

党的二十大揭开了全面建设教育强国的新篇章,同时也赋予了教育新的使命与任务。其中,教育数字化作为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实施,各地加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需要海量的数据支撑,而以往传统的评估监测是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会带有评估者的主观刻意性,数据的客观性会受到质疑。大数据视野下的监测评估,打破了数据来源封闭、阵线长,采集易受时空限制、无法即时获得,分析视角单一等局限,开创了数据来源多元化、数据采集开放化、分析视角丰富化的新局面,更好地满足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需求。

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要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加强与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的结合与关联,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的观念、监测方式、数据采集方法等发生根本转变的同时,持续提升监测评估过程数字化、监测评估手段智能化、监测评估结果可视化、科学决策服务便利化水平。要针对不同的需求,为教育行政人员、家长、教师等教育相关者提供动态实时的跟踪监测,实现个性化、系列化的服务。同时,建立全国及区域教育现代化监测数据信息库。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涉及国家、区域、各级各类学校等方面的多维数据信息的获取和汇集。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快多元数据信息收集工作,包括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教育经费、教育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国家统计数据;建立数据管理与平台监控系统,通过大型抽样调查掌握第一手数据,结合各地教育现代化优势、特色发展指标,以及国际国内第三方权威机构的相关数据信息,实现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结果的可视化和便利化、重要环节及其运行过程的数字化和智慧化,以及多源数据信息分析、多维要素综合判断的数据密集型研究范式创新,为多维、立体、科学实施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和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四)建立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预警预报与成果应用机制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来看,教育现代化监测功能的发挥在于监测后——“如何使教育系统变得更好”。这就不仅需要通过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及时反馈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成果,而且应立足于我国教育现实问题,加强及时性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建设,为教育行政部门深度分析、诊断问题、确定短板、分析原因以及服务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给予重要支撑,实现监测结果反馈、教育发展预警预报及规划研制功能贯通化、实时化。另外,应强化基于评估监测结果的整改与问责体系,实现教育系统自我修正与完善。

建立监测评估结果及其信息公开发布机制。一般来说,结果信息发布多通过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或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实现,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项目也不例外。建立完善的监测结果公布和监督制度,通过多重途径、媒介发布监测评估结果,让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主体了解当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现状,一方面便于社会、大众了解当前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现状与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社会组织、公众参与的积极性,监督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实施教育治理的过程及成效,对于提高教育治理水平和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化代表了一种世界趋势,是文明进步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目标。世界上没有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每个国家的发展道路都需要紧密地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这已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成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所证实。我国的现代化是几代人奋斗换来的,是党和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坚守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遵循。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在推进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建成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如何契合当下以及未来全球教育的新变化,持续利用监测评估查缺补漏,根据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实践基础构建适合我国教育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杨文杰,山东东营人,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治理与教育现代化研究。张珏(通信作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来源:微信公众号“大学教育科学”(原文载于《大学教育科学》2024年第2期P24-31)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