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实践——刘献君教育理念研究探析

时间:2024-04-25浏览:63设置

摘要:刘献君立足于教育实践尤其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需要,对教育理念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富有创见的教育理念研究体系。他认为,从本质

上讲,教育理念是理性认识与实践本源的统一;高等教育理念由国家高等教育理念体系与大学理念体系构成;教育理念对教育实践具有先导、导向和激励功能;

教育理念创新有外生转换、政治嫁接和自发内生等路径。刘献君在掌校治学中进一步创新教育理念研究,在两极的对立统一中探索教育理念,并注重把握教育理

念体系。

关键词:刘献君;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育强国    

“理念”是一个哲学概念,“教育理念”是一个教育哲学概念,是为谁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以及怎样办教育的思想指引。因此,对教育理念的探索具有

本源性意义和价值。教育哲学界对教育理念进行了较多研究,有助于回答上述问题。然而,教育哲学界更多的是从理论层面进行研究,关注教育与人、社会、知

识、课程等的理论关联,对办学实践的指导作用稍显有限。刘献君立足于教育实践,尤其是教育强国建设和高校办学实践,对教育理念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富有创见的教育理念研究体系,有效指导了教育实践。

一、源于实践:刘献君教育理念研究的缘起

刘献君在多所高校工作过,对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的办学理念与实践有着切身体会,为他日后从事教育理念研究提供了实践土壤。他曾经在四所大学工作过,

别是华中科技大学、襄樊职业大学、中南政法学院、文华学院。这四所高校性质不同,类型多样,理念各异。其中,他曾参与创办襄樊职业大学和文华学院。

四所学校中,他工作时间最长的是华中科技大学,从辅导员做起,直至担任学校党委副书记。多所高校任职特别是担任领导岗位的经历,为刘献君日后集中进

教育理念的系统研究提供了深厚的实践土壤。

刘献君很早就注意到教育理念特别是高等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他一直视高等教育理念为教育变革的先导,将高等教育理念视为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精神本

源。首先,社会的广泛需求与学校精准服务之间的矛盾,要求校长提出办学理念,明确目标,优化资源配置,精准回应社会需求。其次,大学发展的长周期性与

校长有限任期之间的矛盾,要求校长在传承中创新办学理念。最后,在项目制管理体制下,高校只有提炼出办学理念,才不至于被各类项目牵着走,才能在某个

领域汇聚优势、办出特色。以上都凸显了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教育理念研究逐步进入刘献君的研究视野。

刘献君对教育理念的集中关注和系统研究也是源于实践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他在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

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创新”时,对教育理念集中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一

系列研究成果。

二、面向实践:刘献君教育理念系列研究的主要观点

刘献君的教育理念研究大体可分为对教育理念的本质、层次、功能和创新路径四个方面的研究。

1.教育理念的本质:理性认识与实践本源的统一

教育理念的本质是教育理念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教育实践发展与变革的哲学基础,所有教育理念研究都源于对“教育理念是什么”的追问。创新教育理念,

先要对教育理念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准确把握教育理念的内涵。为便于把握教育理念的本质,刘献君提出“教育理念是一种理性认识,从本源上是实践的”。

样,刘献君将教育理念置于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视域内。将教育理念视为一种理性认识,有助于打通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过渡,为人们探索教育理念提供

能。对教育理念之实践本源的界定,明确了教育理念来源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为探索、创新和检验教育理念提供了可能。在此基础上,刘献君进而将

育理念界定为“以教育实践为基础,渗透着主体教育价值取向,反映着主体对教育‘应然状态’的追求,从教育本质出发,综合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终极目的

社会条件变化的倾向所得出的一种特殊的理性认识”。

在阐述教育理念内涵的基础上,刘献君阐述了教育理念的外延。按照认识主体的层次性,他将教育理念分为国家教育理念、学校教育理念、个体教育理念等。

进而提出,要从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把握教育理念,这是因为理念关注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发展的终极目的,理念有情感参与其中,理念反映着某种追求。

谈到理念,人们经常将其与教育方针、宗旨、使命等混淆。为此,刘献君提出,理念体现在教育方针、教育制度、办学措施等方面,但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些就是

教育理念。刘献君还提出了教育理念研究中需要遵循的宗旨,即要突出“人本”性、思想性、实践性和原创性。

由此,刘献君对教育理念的内涵与外延作了详细阐述,明确了教育理念的本质属性,划定了教育理念的外延,廓清了教育理念的范围,为后续教育理念研究

明确了前提。

2.教育理念的层次:国家高等教育理念与大学理念

就国家高等教育理念而言,刘献君将其划分为高等教育基本理念、发展理念、育人理念、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等相互作用的五个主要方面。学术自由是高等

的基本理念,是大学的宗旨与根基。刘献君提出,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适时转变国家高等教育理念。比如,发展理念逐步由单向度发展向协同式发展

转变;育人理念逐步由外部驱动型理念向自发内生型转变;管理理念由集权管理为主向共同治理为主转变;服务理念由适应社会向引领社会转变。

大学是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主体,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理念最终要落脚到大学层面。大学理念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为此,刘献君借用科学哲学来阐

学理念体系的内部结构。在科学哲学中,人类思想体系被视为“强纲领”,这种纲领一般由硬核(核心命题)和保护带(辅助性假说)构成。根据这一划分,

献君将大学理念分为大学核心理念和功能理念(子理念或附属理念),并对两种理念进行了界定。他将大学核心理念界定为“指导大学发展的最高纲领,凝聚

整个学术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学校战略目标必须遵循的客观原则,体现了学校在发展进程中反复实践和始终坚守的基本信念”;将功能理念界定为

“围绕核心理念对影响大学发展的各部分要素、关系、问题等方面的理性认识,是对大学核心理念的诠释与延伸”。刘献君创新提出核心理念和功能理念,有助

于对大学理念的内部结构进行深入分析。

刘献君对百年来中外大学发展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明确提出“中国大学发展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明确的核心理念”。这是因为,核心理念是大学理念体系

的元理念、奠基性理念,大学首先要确立自己的核心理念。由此,刘献君呼吁大学校长要致力于提出核心理念,并将核心理念贯穿到办学的方方面面,并形成功

能理念,指导学校各项工作。这一研究为刘献君日后提出其教育理念体系并付诸实践奠定了基础。

3.教育理念的功能:教育理念具有先导、导向和激励作用

教育理念的层次反映的是理念内部的结构。而教育理念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对应的,或者说教育理念的结构有助于其功能的发挥。刘献君提出,教育理念的

功能体现为对教育实践的重要性,并从教育理念的先导、导向和激励作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教育理念具有先导作用。刘献君提出,虽然实践在先,理论源于实践,然而,理念一旦形成,不仅反作用于实践,而且能够孕育新理念。正因为理念

具有解释力,在实践中,理念对实践具有先行激发、共时建构和事后解释等功能。第二,教育理念具有导向作用。这种导向是相对于实践的整个过程而言的,人

们在实践之初,都要进行规划,设定实践目标,而设定的目标是理念的集中体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实践选择。第三,教育理念具有激励作用。这一功能

承接导向功能,体现为调动组织内外部资源和信息,利用好各种机会,从而达成目标。并且,激励功能有助于唤醒教育实践主体的良知与潜能,提升行动的积极

性。因此,教育理念的激励功能是相对于教育实践主体而言的。

刘献君提出,教育理念的功能是教育价值论和教育主体论的结合体。教育价值论视阈中的教育理念关注教育实践主体的需要,关注教育理念的意义,而教育

主体论视阈中的教育理念关注教育实践中的个人、组织和国家等行动者的能动作用,是从关系网络中关照教育实践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4.教育理念创新的路径:外生转换、政治嫁接和自发内生

刘献君主持的“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创新”重大课题,对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理念、近代及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进行了

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刘献君提出高等教育理念产生的机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的规律,由此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理念创新论。

高等教育理念产生的机制共包括三种,分别为外生转换、政治嫁接和自发内生。“外生转换”体现了我国对世界高等教育理念的借鉴和吸收,比如“服务社

会”“教育可持续发展”“国际化”等国际教育理念传入我国后,在制度转换中实现中国化,产生“面向社会”“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等

理念。“政治嫁接”体现了政治家的教育理想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比如政治与教育以政策为中介,嫁接形成了“教育为经济服务”“教育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理念,相应地,形成了“教劳结合,服务政治”“红专结合,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等理念。“自发

内生”是高等教育界立足国内教育实践而形成的教育理念,比如文化素质教育理念,“育人为本,产学研三足鼎立,协调发展”,因其立足于国内办学实际,且

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引领了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以上三种机制中,外生转换是就地域而言的,强调其他国家或地区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理念的影响;

治嫁接是就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而言的,或是就教育与其他领域尤其政治领域的关系而言的;自发内生是就教育内部关系规律而言的,强调对教育自身的关注,

调向内看。刘献君在阐述以上三种机制时,旨在突出高等学校自身要更多立足国内外发展实际、人的成长成才规律、高等学校本质属性而提出自身的教育理念。

刘献君的研究中渗透着浓厚的教育情怀与理念偏好,指向本土教育理念的自发内生,而非外生转换与政治嫁接。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创新教育理念。刘献君提出,高等教育理念创新遵循五条规律。第一,社会转型是高等教育理念变迁的直接动因,因此要关注社会重大

变革时期的价值观冲突。第二,文化特色是创设高等教育理念的内生动力,因此要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造性转化。第三,人的主体发展是教育理念变迁的根本

宗旨,因此要注重发扬人文传统,注重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第四,学术属性是构建高等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因此要注重对作为知识生产和文化传播机构的大

学的研究,注重其知识性与学术性。第五,信念与制度是理念转化为行为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将“形式化”的理念塑造为“稳定性”制度,将“规范性”制度转化

为“实质性”行为。以上五条规律划定了教育理念创新需把握的基本原则,为教育理念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刘献君提出教育理念创新论时,我国高等教育尚处于大众化时期,教育大数据概念刚刚被提出。如今,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数字变革是

大势所趋,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发展有着多样化需求与问责。在社会价值观冲突的当下,更有必要重提教育理念创新,关注社会转型价值观,深挖高等教育的文

化底蕴,突出人的主体性需求,牢记大学的理念组织性质,构建一整套制度体系,从而为教育理念创新与实践提供支撑。

综上,刘献君的教育理念研究始于对教育理念的本质追问,提出了教育理念的层次,旨在通过教育理念指导和建构教育实践,并通过教育理念创新引领教育

实践,建设教育强国。刘献君的教育理念研究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归于实践,对其日后探索和创新教育理念产生重要影响。

三、回归实践:刘献君教育理念系列研究的进一步展开

刘献君前期的教育理念系列研究虽然以实践为面向,但更多地带有理论色彩。2013年起,刘献君承担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特色高等

教育思想体系研究”之子课题“高等教育要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研究”。并且,自2010至2023年,刘献君担任文华学院校长。在这段时间内,刘献君的教育理念研

究回归办学实践尤其掌校治学实践,在两极的对立统一中探索教育理念,并注重把握教育理念体系。

1.在两极的对立统一中探索教育理念

任何事物都是带有两极的连续统一体。抓住了连续统一体的两极,就抓住了该类事物的基本特征。刘献君在教育理念研究中,摈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从事

物的本质出发,在两极的对立统一中探寻联系。同时,刘献君运用哲学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分析高等教育中的矛盾和问题。对每一对关系,分析其双方的统一性和

可转化性,分析双方的矛盾性和冲突性,分析从博弈到均衡的过程与路径。

在研究中,刘献君提出了高等教育要处理的六大关系,分别为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大学自治与政府干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适应社会与超越社会、高等

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其中,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大学自治与政府干预、适应社会与超越社会、国际化与民族化四对关系均属于高等教育

领域中的重要理念。第一,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大学本质上是自由与责任的对立统一体,自由与责任在大学演进过程中相互转化,自由与责任具有价值导

向上的目标一致性。第二,大学自治与政府干预的关系。大学与政府资源相互高度依赖,二者共存于大学治理体系中,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共同点。大学与政府利益

共存、权力互补、目标共促。第三,适应社会与超越社会的关系。适应性是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基础,超越性是高等教育本体价值的体现,适应社会是超越社会

的前提与手段,超越社会是适应社会的目的与指向。第四,国际化与民族化。二者遵循不同的发展逻辑,具有不同的发展地位,适用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同时,二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在此基础上,刘献君提出,要把握关系发展的历史节点,从“正、反、合”中将关系作为一个连续的共同体,从“必然性”中廓清关系,

在关系的“自觉统一”中获得对教育理念的整体性认识。

刘献君在教育理念关系论的指导下,就教育实践提出了若干新的方案。比如,就学术与行政而言,刘献君认为高校决策包括学术决策、行政决策和综合决策,

将综合决策置于学术与行政两极关系中。再比如,就学校发展和个性化教育而言,刘献君认为个性=共性+特性,并进一步提出共性生存与特色发展路径。可见,

教育理念关系论下的教育实践方案,有助于从事物对立统一的两极关系中,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获得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2.注重把握教育理念体系

教育实践是教育理念的归宿,检验并丰富教育理念。实践是多样的、复杂的,甚至充满矛盾和冲突。因此,当教育理念付诸实践时,既需要有简洁且有力的核

心理念作指导,更需要有以核心理念为中心的理念体系作支撑。刘献君在前期教育理念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以核心理念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体系,提出了较

为完善的教育理念体系。由于这一理念体系是在其掌校治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对办学实践具有天然的实践指导价值。

刘献君在文华学院的办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探索,提出教育理念体系包括核心理念、校训、办学使命、组织文化和大学精神五个要素。其中,核心理念是

“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核心理念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阶段提出的,是在关注学生学习、学生发展和学习效果的背景下提出的。“以学生为中

心”的根本是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为此,他提出“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和开展“理解尊重,践行尊重”的活动。以“尊重”

为起点,开展个性化教育,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价值,发掘个体生命的潜能,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促进个体生命自由和谐发展。同时,建立学习服务型

机关,针对作为手段性活动的行政管理,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

校训、办学使命、组织文化和大学精神是核心理念的支撑。首先,校训是核心理念的集中体现。我国大学的校训高度趋同,反映了大学理念的趋同。因此,刘

献君带领学校师生共同研讨,提炼出“博学笃志,本立道生”的校训,进而提出“本”是“懂得尊重、承担责任、提升境界”,这三者体现了人的“情感、行为、

神”,从而构成“本”。其次,办学使命是提炼核心理念的价值前提。使命反映了大学存在的目的和追求,体现了大学的信仰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明确大学的

使命是确定核心理念的重要前提。刘献君带领学校将“育人为本,质量第一”作为学校使命,每年举办暑期工作研讨会,研讨解决实现“育人为本,质量第一”

使命中存在的问题;将“育人为本,质量第一”作为衡量学校一切工作的依据。再次,组织文化是核心理念的文化心理结构和历史传统。大学组织是一种学术共同

体,现代大学也以共同治理作为组织运行方式。刘献君在办学实践中,提出了“三个共同”的组织文化:围绕共同目标,通过共同创造,实现共同发展。

“三个共同”为核心理念的落实,提供了一种文化心理结构,提高了师生对学校的组织承诺和凝聚力,并逐渐沉淀为学校的办学传统。最后,大学精神是核心理念

的重要文化载体。大学精神体现在大学文化中,特别是学校的特色文化中。文化不可能孤立存在,要有载体。大学精神体现在历史发展、学科特性、所处地域、

型风物等方面。刘献君在文华学院办学过程中,带领全校师生共同研讨,提炼出“傲立寒霜、红烁如火,厚积薄发、独树一帜”的红枫精神,并经阐释和宣传,

典型风物拟人化和组织化,使之成为大学精神。这一大学精神承载着核心理念,体现出对学校氛围和文化的期待,为学校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由此,刘献君形成

以核心理念为中心,以校训、办学使命、组织文化和大学精神为支撑的教育理念体系。

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几十年以来,刘献君始终扎根实践,以实践为导向,坚持教育理念研究。刘献君从探究教育理念的本质开始,经由教育理念层次和功能,

出教育理念创新的路径。教育理念的活力在于实践,经由教育实践,刘献君在两极的对立统一关系中继续探索理念,注重提炼教育理念体系,形成了教育理念

研究的实践学派,对办学实践产生了重要指导作用,进而又丰富了其教育理念研究。刘献君教育理念研究与实践形成了良好的双向互动和提升效果。


作者:魏署光(1983-),男,山东章丘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校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院校研究。


来源:微信公众号“高等教育研究”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