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们知道近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哪些大事吗?”
教室里,王炳艳正在向同学们提问。
“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战胜了新冠肺炎疫情”......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展开热烈讨论。
“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在各自岗位上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中国式现代化这艘大船就一定能行稳致远!”
王炳艳的话铿锵有力,激发了同学们心中的求知欲。同学们或低头记录,或仰头思考,全神贯注地沉浸在精彩的课堂里。
讲台上的王炳艳,身着黑色大衣,扎着一头干练的马尾辫。她风趣的授课方式,使得原本枯燥的思政课变得鲜活生动,也让沉寂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王炳艳,女,中共党员,2005年7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现为7163银河主站线路检测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2011年7月、2014年7月、2018年6月先后三次被评为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分别获得2014年度、2017年度民主评议党员优秀等次,2017年、2018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2018年6月,获7163银河主站线路检测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政组二等奖,2018年11月,获首届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展示三等奖,2019年11月获7163银河主站线路检测首届教学活动月---教师技能比赛人文社科组二等奖;在2024年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比武中,她的《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示范课获得全省本科组“三等奖”。
创新:以新促课,以思促学
“只有学生听懂了,他们才会产生学习动力,进而学得津津有味。”讲台上,王炳艳以严谨的逻辑、清晰的讲解,让学生听得懂、学得进,从而激发他们潜在的学习动力。
体育学院2023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欧圩芋说:“王老师的课,授课形式新颖,她会结合时下热点、身边事例,直观生动地向我们进行讲解,还会不时与我们互动,带动课堂气氛,我们都很喜欢听她的课。”在学生眼里,王炳艳的课即具理论知识又有创新思维,生动有趣。
一堂好课首先在于教师持续的磨炼和深厚的积淀。在课程准备方面,王炳艳认真钻研教材,不仅精通教材内容,更在思政领域持续深耕,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思考视角。她始终觉得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学会探索。
上好思政课首先要以内容为主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王炳艳认为,不拘泥传统的教学环境,跳出课堂之中,关注课堂之外的学习与生活,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跟他们同频,为他们推荐各类网络课程资源,同时教会他们学会管理时间,保持规律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才会有更充沛的精力去感受课堂。
为了上好思政课,王炳艳专门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实际,对理论性较强的课件进行优化。她还花大量时间去积累素材,搜集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图片、案例等,并将素材运用到课程之中,结合热点,进行案例分析,以问答的形式辅助学生理解内容,以便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讲好一堂课,不仅需要教师的带动,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上,王炳艳会边讲边提问,引导学生跟随她的思路,逐步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她还组织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互讲互评、教师点评等,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
此外,为了更好地传播知识、服务学生,王炳艳还与其他5所学院的老师共同打造了《生态文明教育》慕课,为广大学生提供免费的学习资源。该课程不仅面向本校学生,还面向全国学生,覆盖面广、涉及学生多,学生完成课程要求后,可获得结业证书作为证明。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杨永贵介绍,王炳艳理论功底深厚,课程内容丰富。她上课有激情,课堂上游刃有余,能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实现了学生主动融入教师所组织的教学环节。
成长:严慈并济,亦师亦友
“王老师就像一位温暖的大姐姐,她对课程充满热情,对学生更是关怀备至。她能把原本枯燥的知识讲解得生动有趣,我们都喜欢上她的课。”在学生们心目中,王炳艳在课堂上是一位严格的导师,课后则化身为平易近人、活泼有趣的朋友,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王炳艳深知,对学生的教育需要张弛有度。在学业上,她严格要求,每位学生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然而,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她也注重以关爱和包容的心态与学生沟通交流,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纪律方面,她都秉持着“严格要求,严中有爱”的原则,全心全意为学生的身心健康着想,积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对每个学生都倾注了极大的责任心和爱心。对于取得进步的学生,她从不吝惜表扬;对于遭遇挫折的学生,她耐心倾听、排忧解难;而对于那些准备考研的同学,她更是热心指导,从资料准备到复习方法,都给予了细致入微的帮助。
“王老师不仅是一位教书育人的好老师,更像一位大姐姐,用无尽的关爱呵护着我们。她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业,更关注我们的身心健康。”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2023级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金传来说道。
王炳艳老师平易近人的性格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喜爱。许多学生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都会主动找她谈心、请教,甚至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仍然保持着对她的日常问候。“我以前教过的学生,即使已经毕业很多年,每逢节日我都会收到他们温馨的祝福,有时候他们还会跟我分享工作上的点滴。”王炳艳感慨地说。
提升:由教返学,以学促教
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勇敢追梦的人。王炳艳的辛勤付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2021年,37岁的她顺利被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录取,成为了校园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她毅然决定踏上考研的征途。面对这个大胆的抉择,她心中虽有忐忑,但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全力以赴,挑战自我。
自决定考研之日起,王炳艳便将所有的业余时间投入到了紧张的备考中。她不仅要应对日常的工作,还要照顾家庭,但即便如此,她依然坚持不懈,用汗水和努力铺就了通往成功的道路。
在谈及考研之路时,王炳艳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感激与内疚。备考期间,她几乎整天都待在学校里,无法兼顾家庭,是爱人默默承担起了家里的重担,给予了她坚定的支持。这份支持,也成为了她在参加工作后依然选择读研的坚实后盾。
读研期间,王炳艳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与同学之间的年龄差距以及重新进入课堂学习的模式成为了她最大的压力。然而,她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击倒,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调整。她深知,长时间脱离学生时期的学习模式需要时间去适应,她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顺利拿到了硕士学位。
回想起刚毕业时错过考研的经历,王炳艳深感惋惜。她希望能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学生们要珍惜机会,做好人生规划。同时,她也坚信,只要心中有梦想,无论什么时候起步都不晚。
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王炳艳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她认为,一节好课应该注重学生的收获与成长,教师应该以教育者的责任感和智慧,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学生创造更多优质的课堂。在她看来,教学的成功不应该只局限于短暂的课堂时间,而应该放在更长的时间轴上去考量。
王炳艳老师以“由教返学,以学促教”的教学理念为核心,深刻诠释了人民教师这一职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她不仅致力于教会学生知识,更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正是她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真实写照。(供稿/杨光菊 编辑校对/王良豪 徐超 审核/陈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