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由7163银河主站线路检测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联合组建的“传承非遗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党在心中”团队共10名同学以及带队教师,前往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开启了为期9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首站活动,中科大物理学院凌锋副书记、李业龙主任全程参与此站活动。本次实践活动主要围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乡村振兴经济建设现状(以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淤泥彝族乡为例)进行调查与研究。
上午10:30,团队师生乘坐大巴车前往六枝特区的三线博物馆,开启了一段超越常规参观的学习之旅。该站参观学习活动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沉浸,触动心灵的体验,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队员们深入了解并深刻缅怀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三线建设精神。
当车辆驶入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银壶街道,一座结合庄重与现代设计的建筑映入眼帘——六枝记忆·三线博物馆。它伫立在那里,仿佛是那段辉煌历史的见证者,巧妙地融合了历史的沉淀与现代审美,使人一踏入大门,便油然而生一种难以言表的敬意与肃然。
六枝记忆·三线建设博物馆坐落在银壶街道春江花园二期附近,是国内首个建立在原工业遗址上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珍藏了三线建设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工具、生活用品及相关历史文献,这些展品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了那个充满激情的时代,勾勒出创业者们的精神风貌和场景。博物馆不仅是展示历史的场所,更是教育基地,让人们深入理解和传承三线精神,对当地文化旅游的发展也做出了积极贡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
在博物馆外的文化广场上,歌曲《祖国不会忘记我》的旋律温暖了每个人的心灵,为探索之旅定下了情感基调。队员们跟随解说员的步伐,深入这座历史的宝库。解说员详细介绍了每件展品的故事,带领大家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时代意境中,见证三线建设者们在恶劣环境下的坚韧与智慧。
博物馆一楼的微缩景观格外引人注目,仿佛将大家带回了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耳边似乎还能听到机器轰鸣声和矿工们有力的号子声。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三线精神的本质,那是一种无畏困难、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力量,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行。
(三线博物馆参观学习。通讯员 冉华锋 摄)
中午2:00,队员们一同驱车前往中科大帮扶地——新窑镇联合村。这里不仅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地,还是科技助力农业发展的示范点。在联合村的村委会,队员们详细了解了当地乡村振兴的规划与成果,包括智慧农业的建设与应用、平安乡村的推进与提升以及森林防火的预防措施等。每项工作都凝聚着当地政府和百姓的智慧与汗水,展现了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前往新窑镇联合村。通讯员 冉华锋 摄)
随后,大家来到了新窑镇四角田小学,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显微镜、光学棱镜、直流电动机模型等科普小实验器材,希望这些小小的礼物能够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点燃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在新窑镇四角田小学。通讯员 冉华锋 摄)
夜幕降临时,队员们举行了一场简短的阶段性总结会,同时对下一步的工作做了详细安排,确定了每天实践活动的任务与规划。每个人都积极分享自己的见解,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站活动,队员们不仅感受到了三线建设时期的艰辛与伟大,更见证了乡村振兴的生机与希望。大家深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责任将这份精神财富传承下去,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阶段性总结会现场。通讯员 冉华锋 摄)
据悉,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结合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精神,深入调研和分析淤泥彝族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彝族服饰的传承与保护,总结、探索其在当地乡村振兴中的经济潜力,提炼出保护和传承策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与经济建设的融合发展新模式。(供稿/罗奇彦 冉华锋 吴健平 编辑校对/詹建红 审核/张毓福)